淺談鋁型材堿浸蝕中的缺陷與對策
在堿浸蝕過程中,操作方法、槽液溫度、添加劑含量以及浸蝕時間都會對鋁型材表面造成影響,形成指紋腐蝕、梨皮狀花樣、堿燒傷等多種缺陷,這節(jié)我們主要講一下這些缺陷的具體成因以及應對方法。
1、堿流痕
堿浸蝕過程中,會看到部分鋁型材表面會有明顯還有流動方向的流淌痕跡,俗稱堿流痕。堿浸蝕過程其實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會使槽液的溫度很高,如果結構復雜且壁較厚的鋁型材,在堿浸蝕過程中隨著溫度的升高,鋁型材的表面會不斷地被快速浸蝕而形成堿流痕。這時要將槽液的溫度至少降低10℃,鋁型材在排料時保持均勻排放,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間隔,以防局部溫度過高而形成堿流痕現象。
2、指紋腐蝕
當搬運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沒有佩戴干凈的手套而搬運時,就會在鋁型材的表面形成指紋形狀的點腐蝕。因為人體的汗液中含有氯化鈉和乳酸等成分,徒手搬運就會在鋁型材基材表面留下很深的指紋形狀,經過堿腐蝕后的活化表面更易出現指紋腐蝕。因此在操作時要佩戴干凈的手套,若指紋腐蝕已形成,可采取人工研磨和機械的手法去除,再經過清洗、堿浸蝕的方法來修補。
3、殘留氧化膜
當上一次的陽極氧化膜未脫盡,再次進行陽極氧化的時候在鋁型材表面形成不均勻的粗糙斑印,就是殘留氧化膜。再次進行陽極氧化時,氧化膜脫盡的那部分鋁型材表面重新形成一層新的氧化膜,而未脫盡的那部分鋁型材表面因殘留的氧化膜而無法形成新的氧化膜,而在其表面形成粗糙不勻的斑痕,導致后期的氧化著色無法進行。因此要提高陽極氧化的質量,爭取一次成功。若此型材已完成了封孔處理,則要在硝酸除灰槽中浸蝕,解除封孔作用,使氧化膜全部脫盡,再重新進行陽極氧化工序。
4、梨皮狀花紋
由于鋁擠壓型材具有擇優(yōu)浸蝕的特點,隨著槽液中鋅含量(4μg/g)的增加,晶粒和晶粒取向在溶解時會發(fā)生差異,在堿浸蝕的過程中會產生光亮的晶粒分散的梨皮狀花紋附著在鋁型材的表面。在堿浸蝕槽液加入少量的硫化鈉來使鋅沉淀,從而降低鋅的含量;或者采用葡萄糖酸鈉體系的堿浸蝕槽液,將鋁型材中鋅的含量控制在0.05%以內,采用高效晶粒細化劑使晶粒細化,加大鋁型材的變形量,可有效防止梨皮狀花紋的發(fā)生。
5、淺表腐蝕
在堿浸蝕時會遇到二個型材重疊的面會發(fā)生形狀對稱的淺表腐蝕,這是因為鋁基材在生產后的運輸或儲藏方式不對,在潮濕的環(huán)境里特別是遇到酸雨或酸霧的室外,極易被酸雨或酸霧鋟蝕而形成淺表腐蝕。在鋁型材生產后要及時進行表面處理,若不能及時處理,要用防銹油加以保護,存放的倉庫要保持干燥密封,運輸途中要防水防潮,若淺表腐蝕已發(fā)生,可采用人工研磨或機械拋光的方法去除,也可采用機械刷光或噴砂的方法去除淺表腐蝕。
6、堿燒傷
鋁型材經過堿浸蝕后要轉移到水洗槽進行水洗,由于過度浸蝕反應造成部分表面干涸后出現色澤不均勻的表面,俗稱堿燒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多種:①槽液老化使氫氧化鈉的含量偏高;②槽液的溫度過高;③轉移到水洗工序的時間過長。防止堿燒傷的對策是定期檢測槽液的氫氧化鈉的含量,使之保持在正常的范圍之內;控制槽液的溫度;鋁型材從槽液中取出后迅速轉移到水洗槽中進行水洗。
本內容來自http://www.lingifts.com






